当前位置: 首页 > 单位介绍 > 单位沿革 >

大事记(1984年--1990年)

1984年-1993年

1984年

1984年我所设计的维修方案无为黄金塔维修竣工典礼

1984年我所同志赴六安参观后合影


3月  由丁邦钧主持清理风台县孤山东汉墓一座。出土铜器、釉陶器、灰陶器及银器等31件。该墓为双穹隆顶结构,随葬品组合完整,是研究东汉晚期葬制的新资料。
3月-5月  由张敬国领队,对含山大城墩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揭露面积125平方米。发现遗迹有陶窑、墓葬和红烧土建筑遗存。出土遗物约200件,有盆形鼎、罐形鼎、大口尊、鬲、簋、豆、卜骨等。其年代分別相当大汉口文化中期、龙山文化中晚期、二里头文化晚期、商代早晚期,周代早中晚及隋唐时期。大城墩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江淮地区地方文化提供了一批实物资料,也为江淮地区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
3月-6月  丁邦钧主持,第二次凋查寿春城遗址,在今寿县城东南发现分布密集的陶管井,同时发现春秋、战囤、汉代墓葬区七处。为勘查楚都寿春城遗址取得了一批实物例证。
4月-5月  杨鸠霞去马鞍山市及宣州地区举办的文物普查干部培训班讲课,内容为墓葬的基本知识和发掘方法。
4月30日-5月6曰  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联合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我队褚友菊出席。
5月  由高一龙领队,对潜山县天宁寨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180平方米。第一、二次发掘总计揭露面积264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12座。出土遗物70余件。在遗址的墓葬清理中首次发现了人骨架,这在薛家岗类型遗址考古发掘中属首次发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墓葬中发现了母子三人合葬墓一座,在晚期墓葬中发现了墓坑和人骨架。这些材料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薛家岗文化的社会性质、葬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月  经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省文物工作队,在原文物工作队的基础上,组建成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褚友菊任党支部书记,殷涤非任名誉所长,杨立新任副所长。
6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丁邦钧主持,发掘了马鞍山市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出土铜、陶、瓷、漆等器物140余件,其中漆器的制作工艺和人物故事彩绘颇为精美。朱然墓的发现为六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书法、葬制、漆器工艺、青瓷生产以及人们精神信仰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六朝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
8月  配合基本建设,杨鸠霞主持发掘马鞍山市六朝砖室墓三座,出土青瓷器,陶器40余件,为六朝墓葬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10月  中国文物保护科研所副研究员胡继高来所主持朱然墓漆器脫水和修复工作。

1984年10月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继高(左一)来所主持朱然墓漆器脫水和修复工作


11月  由李德文主持,发掘颍上县黄坝乡魏晋时期砖墓一座(当地称为“七贤墓”)。出土陶器、石桌、石羊等文物20余件。出土的二层陶楼是研究这一时期建筑的实物材料。
11月  由杨鸠霞主持,在怀远县唐集平阿山上发掘西汉晚期长方形竖穴石坑石椁墓一座。墓室规模较大,整个椁室均用巨型青石条、石块垒成。此墓早年被盗,残留器物不多,其中出土的镂空玉雕颇为珍贵。该墓的发掘,对研究怀远汉代平阿县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11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立新主持,发掘了南陵县葛村乡窑场春秋时期土墩墓两座。墓葬建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上,随葬品有铜鼎、瓷豆等,以及一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器。
12月21-23日  省考古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年会在合肥举行。出席代表87人,提交论文14篇。大会讨论通过了修改后的《安徽省考古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屆理事会。第二届理事会接着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洪沛为名誉会长,选举常务理事九人:会长殷涤非,副会长杨立新、韩自强,秘书长杨德标,副秘书长丁邦钧,常务理事庄增明、吴兴汉、陆勤毅、梅凌。会议决定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办一个学术性刊物和一个动态性刊物。原《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已出八期)停办。

1985年

1985年8月以后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楼


1月  为配合淮夷文化研究,由陈秉新承担编写《淮夷史料汇编》,开始搜集资料。
1月  由省考古学会、我所合办的《考古简讯》双月刊创刊号内部出版发行。计办15期后停刊。
2月  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在北京召开,殷涤非、王步毅出席。
4月  由张敬国主持,对巢县神墩遗址试掘25平方米。出土一批西周中、晚期文化遗物,为研究巢湖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4月-5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丁邦钧主持发掘了寿春城遗址内柏家台大型建筑基址。揭露面积670平方米,出土大量筒瓦、瓦当、石柱础、长方形铺地砖和槽形空心花纹砖等遗物。根据文物和地望推测,该建筑遗址可能是楚都寿春城内宫殿建筑的一部分,为进一步确定寿春城的地望和范围提供了依据。
5月  由杨德标、杨鸠霞主持,带领安徽大学八三届文博大专班学生及宣城地区部分文物干部40余人,在南陵县千峰山发掘土墩墓18座。出土印纹陶器和原始青瓷器共40余件。为研究皖南地区西周--春秋时期的古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6月21--25日  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年会在合肥召开。我所有8位同志出席会议,提交论文4篇。
8月  我所新建金寨路347号(现为469号)办公楼竣工,15日迁进新楼办公。

9月  由阚绪杭主持,对定远县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40平方米。该遗址堆积可分早晚两期,出土兽骨、陶器、石器等遗物。
9月  由方咸达设计的广德天寿寺塔维修工程竣工。由我所和广德县文管所监督施工。
9月-11月  为安排北京大学考古系86届毕业生实习,张敬国主持发掘肥东县吴大墩遗址75平方米。出土陶、石、铜、骨器20多件。年代包括龙山时期、商代早期、西周中晚期。
10月  方笃生赴山东莱阳参加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成立大会。
10月  文化部批准我所和中国文物保护科研所合作研究朱然墓漆器脱水和修复开题报告。
10月  由盛发和主持,对休宁县齐云山石刻进行化学封护,封护面积达1500平方米。
11月  杨鸠霞主持,在繁昌县平铺清理土墩墓一座,出土印纹陶缸、陶瓮、红陶罐和纺轮等文物。此墓形制出现了浅的墓坑,是皖南地区土墩墓研究的新材料。
12月22--24日  省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在合肥举行。出席代表和特邀代表86人,提交论文和考古凋查发掘报告、简报50篇。会议按专题分组宣读和讨论沦文,并用一天的时间进行大会交流。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怀荃、北京大学考古系王迅分别作了题为《论三楚》和《安徽商周考古》的学术报告。我所出席会议l7人,携带论文5篇。

第四次年会

1985年我所同志与出席楚文化会议的代表北京大学邹衡、俞伟超、李伯谦等先生合影



1986年
1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胡欣民主持,发掘凤台县南合村西晋砖室墓3座。墓早年被盗,出土遗物有铜博山炉、熨斗、铜镜、陶罐、陶壶以及五铢钱等。
1月  由方咸达主持设计的桐城文庙门楼维修工程竣工。我所和桐城文管所监督施工。
3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胡欣民主持,在合肥西郊刘郢发掘西汉早期夫妇同坟异穴合葬墓一座。出土大量器物,主要器形有陶、鼎、壶、钫、盒、罐、薰器以及铜镜、铜矛等。
3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主持,在淮南市黑泥洼乡清理东汉土坑墓一座。出土文物有釉陶壶、罐、鼎、盒及铜镜、带钩等15件。
3月30日-4月4日  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在昆明召开全国考古发掘与文物普查工作会议,杨德标出席会议。
3-4月  由杨鸠霞主持发掘淮南下陈村东汉墓一座。出土灰陶、釉陶、铜镜等15件。
3-5月  杨立新、宫希成调查和复查南陵县古代铜矿遗址,发现西周晚期至北宋时期的采矿和冶炼遗址33处。清理戴腰山隋唐采矿点和破头山六朝采矿点两处,获得一批重要的实物标本。此次发现多处古铜矿遗址群,在我省尚属首次,是长江流域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注。
4月  配合合巢公路改建,由张敬国领队、高一龙、贾庆元等参加,发掘巢湖市庙集乡大城墩商周遗址300多平方米。出土200多件遗物,有陶鬲、簋、豆、网坠、石锛、石刀、铜镞、铜削、卜骨等。
6月-7月 我所派人员配合调查潜山、长丰两次重大盗墓案,并提交了调查意见。
9月  由阚绪杭领队,对定远县侯家寨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335平方米。出土300余件遗物及大量的动物骨骼,部分陶器底部有刻划符号。该遗址出土遗物显示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其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
9月  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在沈阳召开。杨鸠霞出席会议。
9月  省考古学会与我所合办的《文物研究》创刊号内部出版发行。
10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主持,在马鞍山市清理西晋纪年砖室墓两座。部分墓砖上有纪年文字“建兴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口口”。出土文物10余件,其中有青瓷狮形镇墓兽、青瓷双耳盘口壶。为研究西晋历史提供了一批标准器物。
10月  配合基本建设,李德文主持,在合肥市三孝口清理明代洪武年间砖室墓一座,出土的木榻、洗脸架、交椅、条案模型,是研究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宝贵资料。
10月-11月  方笃生主持,对巢县银山化石点进行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38平方米,发现较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50余件,种类有中国鬣狗、熊、剑齿象、貘,犀、猪、小猪、肿骨鹿、鹿、牛等,对于研究第四纪动物的迁徙、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演变都有一定的意义。
10月-11月  盛发和主持,对枞阳浮山石刻作化学封护。共封护石刻305块,总面积600平方米。
11月-12月  我所清点历年考古发掘的文物,指定专人保管。并向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望江县文化局、潜山县文化局等单位移交文物87件。
12月  杨德标《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获1978—198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1月30曰-12月3曰  省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在巢湖市召开。出席年会代表87人,特邀代表5人。提交年会论文50篇,在小组会上作了交流,18位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论文要点。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和县龙潭洞猿人化石地点、霸王祠、陋室、含山昭关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所出席会议20人,携带论文7篇。
12月7曰-12月12日  文化部文物局和甘肃省文化厅在敦煌联合召开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整体搬迁及山东金雀山西汉帛画揭取技术鉴定会。我所盛发和出席会议,并担任敦煌莫高窟第220窑甬道重层整体揭取迁移这一研究项目的鉴定组组长。
12月下旬  我所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试点工作开始。
12月  配合农田基本建设,由王步毅主持在天长县安乐乡北岗村发掘清理木椁墓十座。除4号、5号两座墓属西汉晚期,其余8座皆为大型木椁墓,陪葬物为鼎、豆、壶或鼎、怠、壶,应为西汉初期的墓葬。9号墓出土玻璃璧残片一块,模制,璧体平薄,深绿色,透明,一面饰凸起的涡纹,色泽光亮,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玻璃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2月  方咸达设计的和县“陋室”门楼、大殿维修竣工。我所和和县文管所监督施工。

1987年

1987年我所同志参观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后留影

1月  杨鸠霞主持的霍山县迎驾厂古墓清理工作结束。自去年12月以来共清理四座西汉木椁墓出土陶器、漆木器、铜器110余件,其中漆器40余件,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铜矛柲鐏齐全,部分陶器髹以黑漆,有的绘制彩绘图案。出土的博具木骰在我省属首次发现。这批资料对研究霍山汉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月  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联合在苏州召开学术年会,方笃生出席。
3月  我所派专业人员沿312国道工地进行文物调查。
4月-5月  由杨德标领队、何长风参加,对肥西古埂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250平方米。出土陶、石器及彩陶片等文物200余件。清理晚期较完整的房基一座,这在江淮地区属首次发现。安徽大学历史系第三期文博班学员参加田野实习。
5月  根据文化部文物局召开的鲁豫苏皖交界地区考古会议精神,我所成立淮北地区考古调查专题组。
5月  我所成立皖南古铜矿考古专题组。
5月7日  省文化厅党组任命曹建昭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5月29日  日本《三国志展》在大阪开幕,借用我省马鞍山三国朱然墓和亳州市曹氏家族墓出土部分文物参加展出。我所丁邦钧赴日本出席开幕式。
5月-12月  我所与省地质局遥感站合作,利用遥感技术对寿春城遗址进行图象解析,划定了寿春城遗址的具体范围,并对内部布局进行发掘、钻探验证,绘出1:1万寿春城遗址图一幅,为遗址的保护和进一步发掘提供了依据。丁邦钧、李德文参加图象解析,并主持局部发掘、钻探验证工作。
6月22日  经省文化厅批准,我所设立资料室,为科级建制。
6月-11月  由张敬国领队、何长风参加,对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275平方米。发现墓葬15座,出土陶、石、玉、水晶、玛瑙等遗物约700多件。其中陶器种类繁多,器形新颖。玉器有浮雕玉人、玉虎、玉龙、玉勺、玉斧、玉铲等珍贵文物。这批珍贵文物为研究江淮地区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新石器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
7月  杨立新、汪景辉会同铜陵市文物部门进行铜陵地区古铜矿遗址调查。主要收获:计发现西周晚期至唐宋时期铜矿遗址27处,明清时期铁矿和铸铁遗址各一处,采集了一批重要的实物标本,为深入研究皖南古铜矿增添了一批重要资料。
7月13日-22日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河北省易县西陵召开贯彻国务院《关于打击盗掘、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会议和贯彻《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座谈会。我所曹建昭、方咸达出席会议。
8月10日  省文化厅批准我所将原文物保护研究室改为古建筑研究室。
8月29日-9月3日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讲师黃蕴平等四人来我省和县、巢湖市、广德县进行旧石器考古学术考察。
9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李德文主持,在马鞍山市雨山乡宋山窑厂清理了东吴时期砖室墓一座。这是我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座东吴墓。墓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总长17米。出土青瓷器40余件。铜凭几上漆绘的人物、奔马和鸡首罐较为珍贵。
9月-11月  由我所肖役生设计、方咸达审核的省保单位无为米公祠维修工程竣工。我所和无为县文管所监督施工。
9月-12月  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的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地区先秦考古课题的任务,由张敬国领队对宿县地区和淮北市进行考古调查,勘查六县一市的新石器—商周遗址35处。这些遗址大部分保存完好,遗址内涵丰富,许多遗址延续跨越几个时代。通过这次调查,对我省淮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
9月-12月  由杨德标领队,对霍邱县红墩寺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有灰坑、墓葬,陶窑等,出土陶,石、玉器等文物200余件。根据地层堆积,红墩寺遗存分六期,即西周、商、二里头、新石器时代一、二、三期。从遗物看,红墩寺遗存既有地方性文化特征,又有仰韶、岳石文化影响,为研究江淮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发展序列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10月21日-29日  我所特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副馆长卢本珊等赴南陵、铜陵进行学术考察。此次考察,确定了皖南古铜矿首次试掘地点,对深入开展皖南古铜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10月原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右一)观看皖南古铜矿考古标本

1987年10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华觉明(左三)等与我所同志考察铜陵铜矿遗址

 


10月  由方咸达设计的桐城文庙两庑修缮工程竣工。我所和桐城文管所监督施工。
10月  由方咸达设计的阜阳市文峰塔维修工程竣工。我所和阜阳市文管所监督施工。
10月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稻田耕一郎、郡山俊广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考察了寿县楚文化遗迹。
10月  安徽省1978—1985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杨德标执笔的《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获一等奖。陈秉新的《舒城鼓座铭文初探》和殷涤非的《寿县蔡侯铜器的再研究》获三等奖。陈秉新的《论转注》获安徽省语言学会1978-1985年优秀成果奖。
10月-11月  我所在宣城地区水阳江流域进行旧石器调查,于宁国县和宣州市发现五个旧石器地点,采集了100余件旧石器。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或稍晚。这些发现,填补了我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只有古人类化石、没有旧石器的空白。
11月  配合基本建设,杨立新主持发掘了铜陵市金牛洞西汉时期古铜矿遗址,面积40余平方米。主要收获:清理数处竖井、斜井、平巷等采矿遗迹,出土铜凿、铁斧、铁锄、木桶等一批采矿工具,为研究铜陵地区西汉时期的采矿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2月  由陈秉新执编的《淮夷史料汇编》完成初稿。全书约30万字,分甲骨文、金文、古代典籍三个部分。甲骨文、金文部分尽量汇集各家之说,问出己见。古代典籍部分只取与淮夷史、地研究有关的旧注。正文后附人名、地名、事件各种索引、大事表、参考文献等。
12月  由方咸达主持设计的凤阳明皇故城的午门、西华门维修第一阶段工程峻工。我所和凤阳文管所监督施工。
12月10日-18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邱中郎、副研究员张银远、许春华等三人来巢湖市,广德县、宁国县,宣州市进行旧石器考古方面的学术考察。

1988年

1988年12月所庆三十年纪念照

1988年4月我所设计维修的泾县文昌阁


1月  为配合基本建设,李德文主持清理了合肥市城南乡北宋政和年间马绍庭夫妻合葬墓一座。出土青瓷、漆木器50余件,铜钱数百枚,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了两锭宋代徽墨、两方砚和五支笔。墨款为:“九华朱觐墨”、“歙州黄山口口口”,为研究徽墨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月-5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房迎三主持发掘宣州市向阳旧石器地点。出土了90余件旧石器,找到了旧石器出土的原生层位,标本丰富,代表了长江下游一个新的旧石器文化。在调查中又找到了一批旧石器地点,采集旧石器标本800余件。
4月8-11日  安徽省考古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年会在合肥举行。出席代表73人。大会收到论文37篇,分别在小组会和大会上作了交流。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并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新的常务理事会。新当选的理事45人,常务理事13人:名誉会长洪沛、殷涤非,会长曹建昭,副会长杨立新、韩自强,秘书长杨德标,副秘书长丁邦钧,常务理事庄增明、周墨兵、吴兴汉、王步毅、陆勤毅、梅凌。
4月  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研所副所长王丹华、研究员胡继高来所检查两所合作项目“朱然墓漆器脱水和修复”专题研究的工作情况。
4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主持,在舒城县河口清理了春秋早期土坑墓一座。出土遗物有铉鼎,牺鼎、簋、盉、缶等铜器9件,玉块26块,印纹陶罐和原始青瓷盂各一件。青铜器的造型风格及纹饰具有典型地方特征,为研究春秋时期群舒的历史增添了一批新资料。此墓填土被一座小型战国晚期土坑墓所打破,出土泥质灰陶器及铜镜等20余件。
5月3日—7日  全国首次实验室考古学术讨论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曹建昭、盛发和、张敬国携带论文出席。
5月  我所首次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工作结束。28位同志获各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6名、初级职称8名。
5月—6月  由贾庆元主持,继续进行淮北地区先秦古文化遗址调查,在蚌埠市及所属怀远、固镇、五河三县,阜阳地区的临泉、界首、太和、阜阳、颖上五县和凤台县等地调查40处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22处、商周遗址19处。这些遗址多分布在古水道两岸缓坡状土墩上,其地层堆积厚度1—4米不等。一部分遗址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经商周直至汉代,前后延续近六千余年。
5月26—31日  由省人民银行、省文化厅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联合筹备的安徽省钱币学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通过了安徽省钱币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省钱币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我所有3人携带论文3篇出席会议。杨德标当选为常务理事,汪本初当选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5月—7月  对皖南古铜矿进行正式发掘,特邀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卢本珊领队,杨立新、汪景辉参加。此次计发掘西周晚期至唐宋时期采矿和炼铜遗址4处,揭露面积约320平方米。这次发掘对研究皖南古铜矿和长江下游地区古代采矿和炼铜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7月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在湖北江陵县召开。我所有八人携带论文出席。
8月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赴美国圣迭哥出席国际科学史会议,会上代为宣读并散发了由我所杨立新执笔的《安徽铜陵金牛洞铜矿采矿场清理简报》的英文译稿。
9月  《文物研究》第三辑出版。
9月—09年6月,杨立新参加兖州国家文物局第四期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并结业。
11月  《文物研究》第四辑(纪念建所三十周年专辑)出版。
12月2日-4日  召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暨安徽考古学文化座谈会》,国家文物局派李季同志为代表参加会议。此外我所还特邀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高广仁、任式楠、黄盛璋等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1989年
9月  《文物研究》第五辑出版。
9月-11月  由贾庆元领队,指导南京大学考古专业87级本科生田野实习,发掘怀远县双古堆遗址 375平方米。清理出残房基3座,灰坑68个,出土文物100余件。
10月  原名誉所长、研究员殷涤非先生逝世。
10月  张敬国《凌家滩墓葬出土玉器测试研究》论文获省自然科学技术协会1987—198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10月-12月  由杨立新领队,对皖南沿江7个县(市)古铜矿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古铜矿遗址100余处。10月至12月,杨立新领队,李德文、汪景辉等参与,发掘南陵县江木冲遗址550平方米。出土一批工具并发现一批保存较好的西周至春秋时的炼铜炉遗迹。对研究我国先秦冶铜技术水平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1988年5月南陵江木冲铜矿遗址发掘考古队员留影



1990年
6月1日-4日  《楚文化研究会第五次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我所曹建昭、杨德标、陈秉新、李德文出席会议。
6月  配合灵璧师范学校建校舍工程,叶润清主持清理了l座宋代砖室墓,出土一批文物。
7月  我所对库房藏品进行全面清点,并组织有关专家对藏品进行初步鉴定,鉴定出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362件。并对上述藏品进行总登记和填写藏品卡。
9月一11月  由杨德标领队、宫希成参加,发掘安庆夫子城遗址100平方米,发掘墓葬11座,出土文物100余件。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属薛家岗文化范围。
10月16日一18日  我所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在合肥联合召开了“纪念和县猿人头盖骨发现十周年暨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研讨会”。全国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
10月  由张敬国领队,发掘宿州市芦城子遗址100平方米。该遗址包含大汶口文化中期、龙山文化晚期、西周时期。
10月一12月  由高一龙领队,发掘六安县王大岗遗址250平方米,发现灰坑70余座、房基5座,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文物。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0级学生参加考古实习。
10月  《文物研究》第六辑出版。
11月  配合枞阳县旗山乡公路建设,由杨鸠霞领队,发掘战国晚期土坑墓7座。出土文物60余件。
12月  《考古与文物》杂志第六期载文将我所《文物研究》评为全国考古学刊物十家核心期刊之一。
12月3日-6日  省考古学会在安庆市召开了“安徽省考古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暨第七次年会”,出席会议代表96人,收到论文42篇。
12月  我所被省文化厅评为文书档案先进集体。

安徽省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在安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