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单位介绍 > 单位沿革 >

大事记(1974年--1983年)

1974年-1983年

1974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址(1974~1985年)

10月  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与省博物馆分开办公,更名为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升为处级单位。文化局党组任命葛伯和为省文物工作队队长。下设政秘组、业务组。办公地点在省博物馆大院内。

1975年
3月  由张少安主持,在六安县东三十里铺清理隋代画像砖墓一座。出土青画像砖4块、瓷器7件。画像内容为着甲武士、披甲战马、车马出行和莲花图案等。
4月  为配合基本建设,由王步毅、杨鸠霞主持,在霍山县洛阳河清理大型东汉砖室墓一座。墓是由四个墓室、两个耳室、两个甬道、四道石门组成,石门上雕刻朱雀、白虎,门楣上是二龙穿璧。墓室及耳室平面皆近正方形,穹窿室顶。此墓结构实为少见。墓因早期被盗,残留的随葬品仅20余件。
4月--5月  王步毅、李德文赴金寨、霍山,复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立夏节起义和红二十五军军部等革命旧址20余处,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6月  李国梁、王步毅、方笃生等在屯溪奕棋公社奕棋大队发掘一座土墩墓,编号八号墓。这是继1959年以来在屯溪奕棋土墩墓群进行的第四次发掘。该墓出土印纹陶器、原始瓷器、铜剑等文物20件。剑基呈圆柱形,有箍两道,剑格和箍饰云雷纹,年代相当于春秋晚期。
10月-12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殷涤非、杨德标等,在天长县安乐乡北岗村发掘西汉墓9座。共出土陶、铜、漆器等遗物443件,其中漆器彩绘各种神禽异兽图案,是研究汉代漆器工艺的珍贵资料。

1976年
5月  省文物工作队在亳县举办文物干部培训班。
8月2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公布凤阳皇陵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队提供了调查资料。
9月  由杨德标、李德文主持,在马鞍山清理东晋砖墓一座。出土陶瓷器30多件。出土了内容相同、书体各异的砖质墓志五块。内容是:“泰元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晋故平昌郡安丘县始兴相散骑常侍孟夫君墓”,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珍贵资料。

9月  由李德文主持,在肥东县龙山清理唐咸通六年李纵夫妻合葬墓一座,出土文物18件,有青瓷执壶、箕形砚、银粉盒和钗、墓志等。
12月15日  歙县街口区璜蔚公社天堂大队上天堂生产队社员在11月平整土地时,发现石刻数块。李国梁、王步毅、李德文等前往现场勘察,经清理发现系一座元代墓葬。墓室为砖砌卷棚式,双室并列,夫妇合葬。墓前已被掩没在耕土中的石刻计十一块。有墓志和《福禄封侯》、《初登第》、《珠帘张看》、《清明时节雨纷纷》、《去年今日此门中》、《双狮》、《云龙》、《莲花》等石刻图,应为享堂建筑的遗存。此墓志文记载系元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立石。这批浅浮雕石刻为徽州地区石刻中有较早纪年的重要实物。

1977年
1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李德文主持,在长丰县杨公乡清理战国晚期楚墓3座。出土50多件精美玉器和一批错金车马器,是研究楚文化的新资料。
3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阚绪杭主持,在定远县青洛乡谷堆王清理东汉早期墓葬9座。出土陶、铜、铁等一批器物,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资料。
7月  我队派殷涤非、王步毅会同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考古人员,发掘阜阳双古堆西汉前期汝阴侯墓及其妻墓。墓内出土竹简、漆器、铜器、铁器、陶器等共200多件。简的内容有久已亡佚的《苍颉篇》、与今本不同流传的《诗经》及年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漆器中比较重要的有六壬拭盘、太乙九宫占盘和二十八宿圆盘。六壬拭盘是已发现的最早的一件,太乙九宫占盘在考古发掘中是第一次发现,是研究科学史的重要资料。
10月  为开展楚文化研究,由李德文、杨鸠霞主持,再次发掘杨公地区楚墓。发掘土坑木椁墓3座,出土一批铜兵器。
9月  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来皖参加隆重纪念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之际,来省文物工作队检查工作。
11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李德文主持清理南陵县麻桥东吴砖室墓4座.出土陶瓷器、铜铁器、漆器30多件,其中买地券有确切纪年。出土的木尺、纺锭、织梭、线板等纺织工具,为研究我国纺织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1979年

3月1-4日  安徽省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出席代表66人。会上开展了学术交流,讨论通过了《安徽省考古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30人组成的理事会。选出常务理事8人:主任洪沛,副主任石原皋、方向明、马数鸣、葛许光、孟铎(兼秘书长),副秘书长李国梁、殷涤非。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决定创办《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内刊)。
3月  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在武汉召开,杨德标携带论文出席。
3月--11月  由杨德标主持,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  (一、二次)。薛家岗遗址总面积6万平方米。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689.75平方米,出土了一批十分新颖的陶、石、玉器等遗物。陶器有鼎、豆、壶、鬹、碗、盆等生活用具,显示了强烈的地方风格。奇数排列的多孔大石刀,独具特色。薛家岗遗存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

 

1979年3月潜山薛家岗遗址发掘现场


4月  由李德文、杨鸠霞、高一龙主持,对长丰县杨公楚墓进行第三次发掘。出土大批文物,其中以8号墓出土两件龙形玉珮、9号墓出土的四件错银铜戈最为珍贵。
6月  省文物局党组任命李生宝为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
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石兴邦来我队考察薛家岗遗址出土文物,并作《中华远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试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问题》讲座。
9月-12月  由张敬国主持,对含山县大城墩遗址进行试掘,面积100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残陶器约20多件。
12月  省文物局党组任命褚友菊为省文物工作队教导员。

1980年
2月5曰  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工作队设置考古部、文物保护部、办公室。
3月--4月  由张敬国主持,对含山半湖董城遗址试掘50平方米。出土有良渚时期和西周时期遗物,对研究江淮地区土著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3月--5月  由杨德标主持,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第3次发掘,揭露面积562.25平方米,出土陶、石、玉器等遗物200余件,发现一批墓葬、灰坑和残房基等。
4月--5月  由张敬国主持,试掘含山清溪中学荆王城遗址25平方米。出土遗物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至西周时期。
8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王步毅主持,在寿县瓦埠清理东汉末期的大型砖室墓1座。出土随葬品青瓷器、陶器、铜铁器共50余件。其中有四系黑釉盘口壶、青石三足砚等珍贵文物。
9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主持,在舒城县九里墩清理一座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出土器物170余件。其中青铜器163件。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等。青铜器造型优美,制作精致,是继我省蔡侯墓之后又一次重要发现。尤其是大型青铜鼓座上有铭文150余字,是研究这一时期群舒历史的重要资料。
9月--12月  为研究江淮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由张敬国主持,对含山大城墩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出土遗物100多件,有鬲、大口尊、罐、豆等,反映了江淮地区商周时期文化面貌。
10月  由王步毅主持,在舒城凤凰咀发掘两座土坑竖穴墓。一号墓有棺椁,并有熟土二层台。二号墓棺椁无存。一号墓出土遗物有陶质彩绘鼎、豆、敦、壶、盘、勺等器形;二号墓出土遗物有陶鼎、盒、钫、罐、甑、盘等器形。从出土遗物观察,一号墓为战国晚期墓,二号墓为西汉早期墓。
10月-11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联合对和县陶乡龙潭洞正式进行发掘.由古脊椎所黄万波主持。11月4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此次发掘还发现一块猿人左侧下颌骨和四枚零星牙齿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龙潭洞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第一个早期古人类遗址,对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11月  由阚绪杭主持,对望江县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433平方米。出土一批相当于薛家岗二、三期的文化遗物,为研究薛家岗文化增加了新的资料。

1981年
2月  为配合基本建设,由王步毅主持,发掘清理芜湖市贺家园西汉本椁墓三座。1号墓和2号墓的器物中刻有“曹君”、“曹金”字样,可以推定系曹姓之墓。共出土铜器、釉陶器、滑石器等文物160多件。其中一件蟠螭纹铜钫铭刻重量、容量。是研究汉代计量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4月  为调查薛家岗文化的分布范围,高一龙、杨立新对太湖、宿松两县的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通过凋查初步确定薛家岗文化向西发展,大致可达鄂、皖交界的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两县境內。
4月  配合基本建设,由杨鸠霞主持,在肥西县金牛清理了春秋时期的土坑墓一座。出土铜鼎、铜戈、铜剑3件器物,为研究群舒的历史增添了新的材料。
5月  由李德文、杨鸠霞主持,对长丰县杨公楚墓进行第四次发掘。这次清理楚墓2座。至此,前后四次,在杨公共发掘战国晚期楚墓11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均为规模较大的土坑竖穴木椁墓(5号墓为石椁),共出土铜、陶、玉器280多件。玉器较多,2号墓尸体上鱼鳞般摆列璧、璜、佩、管、圭等50余件玉器,实属罕见。
5月--6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联合组成发掘队,由古脊椎所邱中郎主持,对龙潭洞进行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50平方米。出土人类化石7件:一枚上内侧门齿、四枚臼齿、额骨眶上部和顶骨各一块。发现哺乳动物化石60余种,为硕猴、居氏巨河狸、变异仑鼠、狼、豺、狐、獾、水獭、中国鬣狗、剑齿虎、豹、中华猫、大熊猫、棕熊、剑齿象、貘、犀、野猪、小猪、肿骨鹿、斑鹿、马、牛及爬行类龟、鳖等,对古人类、古地理、古气候等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6月  湘鄂豫皖四省考古工作者联合筹建的楚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大会交流了各省楚文化研究的新收获、新成果,就当前楚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大会决定编纂《楚文化考古大事记》,陈秉新参与。
9月8曰  安徽省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了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省文物工作队对此提供了现场调查资料和调整意见。
9月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应届毕业生赴六安地区作田野考古实习,张敬国领队辅导。
9月--10月 由杨德标主持,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揭露面积484.75平方米。发现一批墓葬、灰坑、残房基等遗迹,出土陶、石、玉等遗物约200件,为研究薛家岗文化又增添了一批新材料。
10月  杨立新、高一龙对枞阳、庐江两县部分古文化遗址进行初步凋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遗址8处,并试掘枞阳浮山、小北墩遗址两处,取得一批文物标本。
11月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在杭州召开。杨德标携带论文出席。
11月  省文物局党组任命殷涤非为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
12月—次年2月  由贾庆元主持,对宿松县黄鳝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100多平方米,发现一批墓葬,出土一批文物,其与薛家岗文化面貌有别,对皖鄂交界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82年

1982年我们同志考察河南开封时留影

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佟柱臣来我队考察薜家岗出土文物并讲学。

2月23日  国务院公布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队为此提供了现场调查资料。

1982年2月我所领导考察凤阳明中都城出土蟠龙石柱础

4月10日--13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许春华,我队方笃生在巢县银山化石点进行调查试掘,发现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四稜嵌齿象和长鼻三趾马。这在华东地区是首次发现。它对于研究更新世初期动物群的特征,古生物的演化具有一定意义。下旬,该所与我队联合对巢县银山化石点进行试掘,由古脊椎所许春华主持。在地层上部发现早期智人枕骨化石一块,并出土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我省继和县猿人化石之后又一次重要发现。
4月  由杨鸠霞、李德文、丁邦钧发掘长丰县杨庙枣林汉墓群。共发掘西汉早期到东汉墓葬5座,出土铜、陶、玉器共100多件。

5月26-29日  省考古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年会在合肥召开。出席代表59人,交流学术论文22篇。会议增选理事13人。

1982年5月召开省考古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年会

6月-7月  由杨德标主持,试掘了毫县富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余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地层迭压关系,发掘单人葬、二人、三人及五人合葬墓12座,共出土陶、石、玉、骨等遗物400多件。死者遗骸都留有拔牙痕迹。根据墓葬出土陶器分析,富庄遗址应属大汶口文化又一新的类型。

1982年亳州付庄遗址发掘现场

8月中旬  为配合基本建设,由丁邦钧主持清理宣城县战国土坑木椁墓一座,出土陶器、漆器、木俑共29件。该墓属于楚国晚期的典型小型墓,墓中出土的籼稻粒、锥栗以及栗树叶、女贞叶、尾叶冬青叶,木樨叶,引起了农史专家的重视。
9月  由阚绪杭主持,对望江县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885平方米。发现遗迹有墓葬、灰坑等,出土遗物有陶,石器300余件,与薛家岗二、三期陶器存在着很多相同的因素。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030±130年。
9月-10月  文物保护部完成省保单位无为县黄金塔测绘任务。
9月-11月  由杨德标主持,对潜山薛家岗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揭露面积458平方米。同时担负指导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1979级本科生的田野实习任务。此次发掘,发现一批墓葬、灰坑和残房基。出土陶、石、玉器等遗物约200件。薛家岗遗址先后进行五次发掘,出土一大批具有鲜明特征的器物群,表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面貌。被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10月  蒙城县万佛塔维修工程竣工。该工程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主持测绘设计,由省文物工作队和蒙城县文管所监督施工。
10月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在郑州召开,这次年会主要讨论《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初稿,陈秉新出席会议。
11月  由高一龙主持,对潜山县天宁寨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84平方米,出土遗物与薛家岗遗址出土遗物十分近似。

1983年
2月  由杨鸠霞主持,在马鞍山市清理东吴砖室墓一座,出土青瓷器30余件。
3月-6月  为深入开展楚文化研究工作,由丁邦钧主持,对古寿春城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凋查。根据勘探所得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初步确定寿春城遗址位于寿县城东南(包括今城一部份),面积20多平方公里。同时发现了楚苍陵城以及西南小城(疑为是黄歇故居)。
4月  盛发和等《激光全息文物无损检测》荣获文化部1981—1982年科技成果表扬奖(排名第五)。
4月  为配合基本建设,由杨立新主持,发掘和县戚镇西晋太康九年砖室墓一座。出土各类文物48件,其中一件铸有“黄龙元年造”铭文铜镜比较珍贵。该墓系夫妇合葬墓,墓室营造手法特殊,出土器物中有明确记年,对研究西晋葬制具有年代标尺作用。
4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工作队联合在巢县银山化石地点进行第二次发掘,由古脊椎所张银运主持。发掘面积35平方米。在原含人类化石的层位中.又发现一块不太完整的早期智人上下颌骨化石,并带有第一前臼齿、第二前臼齿和四枚破碎的牙齿,同时还出土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月  由高一龙主持,对太湖县王家墩遗址试掘75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二座,出土遗物30余件。遗址分四个自然层。第三、四层属新石器时代。分为三期,一期以第四层为代表,二期以三层下墓葬为代表,三期以第三层为代表。二、三期遗物与薛家岗文化遗物较为一致。一期遗物则与黄鳝嘴遗扯出土的遗物较为接近。

5月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在郑州召开,殷涤非、杨德标携带论文出席,殷涤非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5月-6月  由杨德标领队、杨立新参加,对肥西古埂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揭露面积150平方米,出土陶、石器等遗物100余件。古埂地层堆积分早、晚两期文化遗存,中间似有缺环。早期遗存既有自身文化特征,又与大汉口文化互有影响,晚期文化相当龙山时期。安徽大学历史系第一期文博干部大专班学员参加田野考古实习。

我所指导老师与安徽大学文博班第一期部分学员在肥西古埂遗址留影

5月-6月  由阚绪杭、李德文主持,清理风阳皇陵倒塌的无字碑基础。无字碑的扶正竖立工程由省文物工作队和风阳县文物管理所负责监督施工。
6月-7月  由李德文主持,对盗后的李三孤堆楚王墓的墓道、墓坑进行清理。墓口近正方形,长41.20、宽40.20米。墓坑每壁设有九级台阶。墓道向东平面呈梯形,长斜坡,长22.40、东端宽0.30,西端宽15.60米。基本了解了战国晚期楚王陵的墓葬结构情况。
7月  我队与湖北、湖南、河南合作编写的《楚文化考古大事记》,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7月  由方咸达设计和指导施工的河南永城县崇法寺塔维修工程竣工。
9月25-30日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在凤阳县召开1983年年会暨明中都城遗址保护规划讨论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单士元主持会议。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沈竹出席了会议.会议为明中都城的维修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我队派人出席了会议。
9月  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殷涤非携带论文出席。
9月  由方咸达主持,完成省保单位潜山县太平寺塔的测绘任务。
9月-12月  由张敬国领队,对含山大城墩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12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