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论著 > 新书介绍 >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

2017-07-05 00:00:00


基本信息
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濉溪县文物事业管理局 淮北市博物馆
主编:宫希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年3月
印次:1

ISBN:9787030517388

 

内容简介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是对2012-2013年两个年度的野外考古发掘成果的报告编写内容。一是,涉及发掘遗迹有河道、河堤、桥梁、道路等的遗迹客观描述及分析。二是对出土遗物按照时代和层位分别进行描述,器物共计7000件左右。三是对出土遗物进行类型式的研究,判断遗迹和地层的年代。四是对出土动物骨骼、贝类进行研究。五是结语。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淮北历史沿革
二、通济渠历史及现状简述
第三节 以往的工作及研究
第四节 柳孜古今
第五节 发掘经过
一、发掘背景及目的
二、发掘经过
三、发掘过程中的文物保护
第六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一、资料整理
二、报告编写
三、河流相关词汇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年代
第一节 探方分布
第二节 地层堆积
一、河道地层堆积
二、河堤及堤外的地层堆积
第三章 河道
第一节 唐(五代)河道遗存
第二节 宋代河道遗存
第三节 唐-宋河道遗存变迁过程
第四章 河堤
第一节 南岸河堤
第二节 北岸河堤
第三节 两岸河堤的比较
第五章 桥墩
第一节 南岸桥墩
第二节 北岸桥墩
第六章 道路
第一节 石板路
第二节 L2
第七章 其他遗迹
第一节 房址
第二节 灰坑
第三节 石构建筑
第八章 唐-五代地层出土遗物
第一节 瓷器
一、白釉
二、青釉
三、青釉彩绘
四、黑釉
五、酱釉
六、黄釉
七、绿釉
八、三彩
九、绞胎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骨、角器
第四节 铜器
第五节 铁器
第六节 杂项
第九章 北宋地层出土遗物
第一节 瓷器
一、白釉
二、白釉印花、刻划花、剔花
三、白釉彩绘
四、青釉
五、青釉印、划花
六、青釉褐彩
七、青白釉
八、青白釉印、划花
九、黑釉
十、酱釉
十一、黄釉
十二、绿釉
十三、绿釉印花、刻划花
十四、柿釉
十五、茶叶末釉
十六、三彩
十七、绞胎、绞釉
十八、素胎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铁器
第四节 铜器
第五节 杂项
一、石器
二、骨器
三、金银器
四、漆器
五、木器
六、其他
第十章 南宋(金)地层遗物
第一节 瓷器
一、白釉
二、白釉印、划花
三、白釉彩绘
四、青釉
五、青釉印、划花
六、青白釉
七、青白釉印、划花
八、黑釉
九、酱釉
十、黄釉
十一、黄绿釉
十二、绿釉
十三、柿釉
十四、红绿彩
十五、三彩
十六、素胎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铜器
第四节 铁器、银器
第五节 杂项
一、骨、角器
二、石器
三、琉璃
第十一章 元明清-现代地层遗物
第一节 瓷器
一、白釉
二、白釉印、划花
三、白釉彩绘
四、青釉
五、青釉印、划花
六、黑釉
七、酱釉
八、黄釉
九、黄绿釉
十、绿釉
十一、绿釉印、划花
十二、茶叶末釉
十三、青白釉
十四、青白釉印、划花
十五、青灰釉
十六、青绿釉
十七、钧釉
十八、柿釉
十九、绞釉
二十、蓝釉
二十一、素胎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铁器
第四节 铜器
第五节 杂项
一、骨、角、牙器
二、石器
三、琉璃
四、玉器
第十二章 灰坑和采集出土的遗物
第一节 瓷器
一、白釉
二、白釉印、划花
三、白釉彩绘
四、青釉
五、青釉印花
六、青白釉
七、黄釉
八、黄绿釉
九、黑釉
十、酱釉
十一、柿釉
十二、绿釉
十三、钧釉
十四、素胎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杂项
一、骨器
二、铜器
三、铁器
四、石器
第四节 画像石
第十三章 出土器物研究
一、瓷片统计
二、分型
三、分期
四、年代
第十四章 出土动物、贝类及人骨遗存研究
第一节 出土动物及贝类遗存研究
一、动物遗存出土概况
二、动物遗存鉴定
三、水牛、黄牛骨骼形态之对比
四、相关问题的探讨
五、小结
第二节 出土人骨遗存的研究
一、骨骼鉴定
二、性别与年龄分析
三、相关问题分析
四、小结
第十五章 结语
一、运河柳孜段本体变化过程
二、两岸石筑台体性质的认定
三、与运河相关的遗迹
四、出土大量南北方的瓷器
五、柳孜遗址本体研讨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