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单位介绍 > 单位沿革 >

大事记(2015年)

       2014年10月—2015年7月,叶润清领队,为配合芜湖市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对凤凰嘴遗址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早期、宋代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出土陶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瓷器等各类文物120多件。
       2014年12月,我所荣获人社部、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1月5—22日,王志主持,为配合宿扬高速天长段秦栏花园村取土场建设,共清理墓葬9座,皆为清代墓葬,出土陶器、铜钱等13件套。
       1月13日,李虹赴宣城参加广教寺遗址保护论证会。
       1月16日,李虹赴长沙参加长江流域考古联盟筹备会。
       1月20日,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安徽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筹备会在合肥召开。
       1—6月,王峰领队,秦让平主持,为配合六安经开区宝利嘉开发区建设,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74座。
       2月9—10日,我所召开2014年度年终业务汇报会。
       2月10日,我所特邀请安徽省政安防火教育中心曹永新教官为全体职工举办了一场题为“珍惜生命、远离火灾”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2月,我所被评为“2014年度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
       2月,吴卫红被公布为享受“2014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3月9日—4月2日,张辉领队对旌德文庙之棂星门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了三排木质台基基座。
       3月13日,李虹陪同国家文物局样板工程专家组检查呈坎维修工地汇报《呈坎村古建筑群(含罗东舒祠)保护规划》,并获得通过。
       3月18日,吴卫红参加田螺山遗址山茶属植物遗存研究成果论证会。
       3月26日—4月26日董哲主持为配合合肥市循环经济园思达科技项目工程建设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古墓葬共9座。
       3月28日—4月22日,王志主持,为配合界首市跨沙颍河大桥建设,对任寒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
       3月,杨一平、王志被评为2014 年度文化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3月,陈超被省委宣传部定为“第二批全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
       3月,张小雷主持,为配合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对宣州指村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00平米,发现明清时期陶窑1座及少量灰坑、柱洞等遗迹。
       3月,王峰领队,为配合六安东城生态种植园项目建设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汉代土坑墓4座、砖室墓1座。出土陶器10余件及少量铜钱等。
       3—4月,张钟云主持对寿县状元壹号项目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了清理保护,共清理墓葬3座,其中唐墓1座,清代墓2座。
       3—12月,叶润清领队,罗虎主持,对繁昌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学术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475平方米,发现了作坊基址1处,重要遗迹有房址1处、淘洗池1个、陶车基座2处、水井1个、排水沟1条、车辙1处、南宋早期墓葬1座,出土青白瓷碗、盏、盘、碟等各类可复原瓷器约200余件。
       4月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考察我所科研基地。
       4月6—9日,吴卫红赴北京大学参加“权力与信仰”暨“早期文明的对话”学术研讨会。
       4月8日,完成文物标本库房的施工招标工作。
       4月15日,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一行考察我所科研基地,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周明洁、党组成员文物局长何长风陪同考察。
       4月18—19日,李虹陪同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林考察我所寿县中心工作站。
       4月21日,李虹赴寿县中心工作站检查指导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4月27—5月10日,董哲主持对合肥市新桥大桥团肥路高刘段建设工程用地范围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古墓葬共5座。
       4月,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表彰第二届文明村镇和第十二届文明单位的通报》(合[2015]61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被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十三届合肥市文明单位”称号,并予通报表彰。
       4月,李虹被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为“第五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4—5月,任一龙主持,对泗县于城汉代墓地进行了清理保护,共清理墓葬16座。
       4—5月,任一龙主持,对宿州市埇桥小张庄汉代遗址及宋代墓葬进行了清理保护,发掘面积200平方米。
       4—9月,任一龙主持,对灵壁小田庄大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共出土各类文物小件300余件及大量陶瓷标本。
       5月4—6日,李虹作为中国文物学会专家组成员赴南昌参加古建筑评审。
       5月11—13日,李虹赴北京参加国家文物局文物标准委员会召开的《乡土建筑保护与利用规范》、《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规范》、《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规范》论证会。
       5月17日,李虹在安徽文博讲堂、安徽社科名家大巡讲主讲《徽派古建筑赏析》。
       5月30日,由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起的“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成立大会在湖北省大冶市召开,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迎来新阶段。
       5—6月,吴卫红领队,张小雷、陈小春参加,为配合凌家滩遗址的防洪工程建设,对工程涉及的地下遗存丰富地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计探方3个、探沟1条,实际发掘面积239平方米。
       5—10月,张钟云领队,蔡波涛主持,对萧县欧盘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面积710平方米。
       5—11月,为配合郑徐高铁淮萧连接线沿线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建设,张义中主持,对人民村墓群、郭楼墓群和刘村墓群进行了清理保护,实际发掘面积750平方米,清理墓葬24座,出土各种质地的随葬器物累计114件(套)。
       6月1日,我所举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主题报告会,李虹给全所党员干部上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告课。
       6月2日,李虹陪同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杜金鹏考察我所科研基地。
       6月10日,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在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和寿县县委书记从维德等领导的陪同下,到省考古所寿县中心工作站检查和指导工作。
       6月13日,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正式开通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网站。
       6月13日,吴卫红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早期文明中的“权力与信仰”学术沙龙。
       6月,内蒙古博物馆借我所凌家滩出土文物16件举办展览,同年11月归还。
       6月,凤阳县博物馆借我所凤阳乔涧子春秋慕出土文物8套9件举办展览。
       6月,我所副所长杜世安调离本所。
       6—8月,秦让平主持,为配合六安经开区建设,对曙光龙泽府第墓地发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2月份又进行第二次发掘,截至12月底,共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40座。
       6—10月,张钟云领队,王志主持为配合明中都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凤阳明中都遗址进行了发掘。分别对午门外道路、西华门—西安门中线道路、东华门—西华门间道路的解剖和奉天殿基址、承天门基址的十字揭露。
       7月1—31日,董哲主持,为配合六安市S203(迎宾大道)南延项目工程建设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共清理古墓葬6座。
       7月8—10日,由中共萧县县委、萧县人民政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古陶咨研究会主办,安徽省考古学会、萧县县委宣传部、萧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萧县博物馆承办的“萧县欧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会暨萧窑学术研讨会”在萧县召开。
       7月11—13日,吴卫红参加在陕西西安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暨 2015 年年会学术研讨会。
       7月24日,我所组织召开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复线工程(安徽境内)沿线文物调查与评估报告评审会。
       7月29日,我所开展了高温慰问活动,副所长宫希成率人秘科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在肥西县的三处考古工地现场,向顶着酷暑坚持作业的一线考古队员们表示慰问和感谢。
       7—12月,余飞领队,赵卫东参加,为配合滁州市市政道路滁阳路建设对滁州前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面积900平方米。
       7—12月,我所与武汉大学合作发掘阜南台家寺遗址,发现商代大型台基和大型建筑基址,发掘商代墓葬7座。出土了包括铜器、玉器、骨器、陶器和漆器等重要文物。
       8月18日,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携省文化厅人事处副处长钱梅一行在我所职工大会上宣布任命张钟云担任考古所副所长。
       8月23—25日,吴卫红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济南章丘卫星会议——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
       8月,根据《安徽省文物局关于表彰2014至2015年度文物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皖文物办[2015]154号),我所被安徽省文物局授予“2014-2015年度全省文物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予通报表彰。
       8月,邓坚同志任安徽省文保中心主任(法人代表)。
       8—12月,秦让平主持,为配合六安经开区建设,对索伊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150座。
       9月4—7日,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牛津大学 Jessica Rosen 教授、Mark Pouard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系主任陈建立教授一行来安徽考察古代铜冶金相关遗存并进行学术交流。
       9月9日,省考古所组织召开“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老干部座谈会。二十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了座谈讨论。
       9月11日,为促进所内学术交流、提高考古发掘质量和研究水平,副所长宫希成带队,考古部全体成员前往滁州前郢遗址考古发掘工地开展现场观摩交流活动。
       9月14日,我所召开反腐倡廉专题学习会,重点学习领会中共安徽省纪委近期下发的相关文件精袖,所总支书记李虹主持会议,所领导、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学习。
       9月20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馆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考古新发现”系列展之《古运河遗珍——淮北柳孜大运河遗址出土文物展》在中科大博物馆开幕。
       9—12月,我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发掘郎溪县磨盘山遗址,发现丰富的崧泽文化遗存。
       9月28日,李虹陪同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省博物院院长朱良剑、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宋磊、省文物商店总经理杜世安、蚌埠市博物馆馆长辛礼学等一行到凤阳县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10月3日—11月26日,宫希成领队,董哲参加,我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东至华龙洞遗址开展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包括东至猿人头盖骨在内的大量古人类化石标本与一些典型的石器标本。
       10月9日,吴卫红参加在北京举办的《良渚玉工》学术成果发布会暨良渚玉器与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学术座谈会。
       10月11—30日,张辉领队在太平湖水域排查确认广阳城、秧溪街两处水下遗址,并对广阳城文庙疑点和永济桥南段进行初步测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0月13—16日,李虹参加大型水电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专题研讨会。
       10月16日,在“九·九”重阳节来临前,我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安徽名人馆新馆。
       10月18日,作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活动之一,繁昌县第一中学部分师生来到繁昌窑遗址考古工地,实地参观繁昌窑作坊遗迹。
       10月19日,省文化厅副厅长周明洁到我所文物标本库房建设项目现场进行了调研。省文化厅财务处海燕处长、谢险峰副处长,监察室于冰等陪同调研。
       10月20日,我所组织召开了六安白鹭洲髹漆皮甲保护修复项目专家咨询会。
       10月22日,安徽省水下考古座谈会在太平湖召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杨益峰等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10月25—26日,李虹参加2015(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
       10月29日—11月2日,我所宫希成、吴卫红、程蓓、徐靖、张小雷、秦让平等6人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由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吴卫红、徐靖、秦让平分别作了《田野考古规范对管理模式的需求》、《浅谈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皖西地区战国至汉考古学文化内涵及演进—以六安巨鹰墓地为标本进行的观察》大会发言。
       10月,孙国凤同志调入,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邓坚不再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10月,我所与省考古学会共同编辑的刊物《文物研究》第21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0—12月,任一龙主持,为配合晋西北至南京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对泗县前刘庄遗址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共200平方米。
       11月1日,张钟云参加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5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和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赴阜南县台家寺考古发掘工地视察。
       11月7—9日,宫希成、程蓓、陈超、张义中、蔡波涛等5人参加了在河南信阳召开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四次年会、蔡波涛代表我省作了题为《皖北地区楚文化分布态势的考古学观察》的大会发言。
       11月18 日,我所文物标本库房建设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11月20日,我所与东至县政府、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举办“东至县华龙洞古人类遗址重大发现——考古成果发布会”。
       11月25日,张钟云挂职任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1月27—29日,张义中携论文《试论寿县出土的兽首形铜饰》赴湖北荆州参加“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11月,张钟云和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雷生霖共同领队,张义中参加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合作的滚动项目颍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顺利展开。
       11月,我所研究员吴卫红主持的“凌家滩遗址及所在裕溪河流域调查发掘”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安徽文物考古的第一个社科重大项目。
       12月4日,李虹参加省委第一巡视组专项巡视省文化厅工作动员会。
       12月4日,李虹赴上海参加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
       12月6日,张钟云赴北京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与建筑研讨会。
       12月6—10日,陈超赴繁昌参加中国古陶瓷学会2015年会暨繁昌窑青白瓷学术研讨会。
       12月7日—2016年1月4日,董哲主持,对无为县石涧镇张墩窑址、刘墩遗址和大杨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2座、古窑址2处和古遗址 1处。
       12月14-16日,李虹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
       12月17日,吴卫红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2015年高层次文化人才论坛。
       12月19—20日,吴卫红赴湖北天门市参加了纪念石家河遗址考古60年学术研讨会。
       12月24—25日,吴卫红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华玉文化中心第五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良渚遗址价值对比研究之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玉文化。
       12月,吴卫红被定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12月,安徽省文保中心与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江村古建筑保护规划》荣获安徽城市规划学会颁发的2015年度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截至2015年底我所完成库房和寿县工作站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及上报工作,总共上报11910件,套完成申报总数的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