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报考古发现的基本情况、学术成果及意义。
朱然家族墓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南约1000米的一个土岗上,坐标为东经118°29′16.28″,北纬 31°4′15.43″,海拔约 20 米。现占地总面积11.46万平方米。


一是朱然墓墓主身份明确,墓葬的规模、形制与陪葬品等葬制、葬俗均反映了三国时期,特别是东吴贵族的丧葬规定和习俗,为研究三国贵族墓葬提供了标尺。




1984年朱然墓发掘后,对墓地实施原地现状保护,在墓地上修建临时保护性建筑,1985年出土漆木器完成脱水修复,1990年6月,实施了墓体维修加固工程,2004年实施了墓地地下水防治工程,解决了墓地地下水渗透与排水问题。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的保护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安全,为墓地的正常开放展示创造了条件。
1984年,朱然墓发掘后,为了保护这个珍贵文化遗产,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89年5月,朱然博物馆部分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朱然博物馆基本陈列主要有5个部分,序厅、朱然墓室陈列、生平浮雕长廊、出土文物陈列、朱然家族墓室陈列。朱然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在展览举办、社会教育、品牌活动、数字化建设、对外交流、志愿者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显成绩。特别是近三年,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布局,年均接待观众50万人次、举办临时展览20个、开展各种社会教育活动约50余场,并组建了130人的志愿者队伍。朱然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感悟“三国文化”的重要打卡地和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研学基地。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全景-1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全景-2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全景-3

序厅

朱然家族墓地陈列厅

朱然生平浮雕长廊
1984年6月,朱然墓在马鞍山市纺织厂扩建中被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清理工作至6月9号开始,至23日结束。
1985年11月,朱然墓被马鞍山市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7月,朱然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文史知识》第十二期发表署名文章,将朱然墓列为八十年代中国文物考古十大收获之一。
1988年4月,朱然墓修复第一期工程竣工,二次检查合格,批准验收。
1989年5月,朱然墓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7月,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2020年12月,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四、考古发现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出土文物(1-3件组)及简要介绍
(一)青瓷羊(一级文物),长33.2厘米,高21厘米。呈跪伏状,体态丰腴,灰白胎。头部捏塑眼、耳、口、鼻、角,角上饰斜线纹。头顶部有一圆孔,用于安置蜡烛。嘴微张,刻划眼眶。短颈,颈及前腹部刻划斜线纹,腰及腹部饰宽菱形纹带。有尾,尾部刻划斜线纹。臂部有12个支烧痕,青色釉。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杨泓执笔).《三国考古的新发现——读朱然墓简报札记》.《文物》,1986(03):16-24;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丁邦钧执笔).《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 《文物》, 1986(03):1-15+97-104;
3、江苏美术出版社 编辑中国美术史硕士(顾丞峰执笔). 《朱然墓漆画与顾恺之用笔》.《东南文化》,1991(02):191-193;
4、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 (林树中执笔).《从吴·朱然墓漆画谈三国绘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4(01):24-30;
5、安徽省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王俊执笔).《马鞍山朱然墓的再研究》.《长江文化论丛》,2007(辑刊):79-88;
6、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解有信、吴志兴、栗中斌、殷春梅、李敏、袁春荣、赵勇执笔). 《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发掘简报》 《东南文化》, 2007(06):34-40+99-100;
7、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王志高、王俊执笔).《马鞍山孙吴朱然家族墓时代及墓主身份的分析》.《东南文化》,2008(05):20-28;
8、马鞍山市文联(沙鸥执笔).《朱然家世补考》.《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 会议论文集》,(2010年11月(118-119);
9、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陈文利执笔).《三国时期朱然墓漆器装饰的世俗风格及特点》.《装饰》,201(10):90-91;
10、芝加哥大学艺术系(邵韵霏执笔). 《双重视角下的复合意涵——朱然墓宫闱宴乐图漆案研究》.《古代墓葬
11、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任汉伦执笔).《三国东吴朱然墓宫闱宴乐图漆案的图像与功用探究》.《社会科学论坛》,2017(10):236-246;
12、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马鞍山市博物馆(訾威、方晓阳、苏润青、张尚欣、黄万霞、李军执笔).《马鞍山朱然墓漆砚的实验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0(32卷3期):99-104。
六、遗址发现者、历任考古发掘领队,及对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简要介绍
解有信:墓葬发现者。男、汉族,1938年生,北京通县人,大专学历,马鞍山市文物所所长兼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先后负责筹建马鞍山市文物所、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市博物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朱然墓并参与发掘,著有《马鞍山东吴系列墓考》、《三国时期的杂技艺术》、《朱然墓展现的“三国志”世界》、《佛教在马鞍山地区传播史略》等论文、艺术评论等20余篇。